深夜的手机屏幕映着还款提醒,刚毕业的苏晴蜷缩在出租屋角落——这是她第一次被网贷压得喘不过气。当初为买新款手机借的8000元,利滚利变成了13500元。手指悬在“以贷养贷”的申请按钮上,她突然想起三个月前闺蜜因此陷入的债务黑洞……
1.别点“延期还款”陷阱:某些平台所谓的延期服务,实则会产生30%以上的手续费
2.删除所有借贷APP:防止情绪崩溃时二次借款
3.拒绝抵押身份证:避免陷入更严重的法律风险
1.打印所有借款合同:重点查看借款金额、利率(超过15.4%可依法拒付超额利息)
2.拨打12378热线:银保监会专线指导协商方案
3.制作债务清单:示例:
| 平台名称 | 本金 | 已还金额 | 剩余期数 |
|-||-|-|
| XX消费贷 | 5000 | 3200 | 6期 |
“我目前月收入4000元,根据《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》第70条,申请将月还款额控制在收入的50%以内。这是工资流水证明,麻烦登记调解申请。”
凌晨三点,苏晴把协商录音文件打包发给平台客服。两周后,她收到了分期36期、免去违约金的还款协议。现在她的手机屏保换成了醒目的红色警示:“任何消费贷,都是未来的枷锁”。(本文案例经当事人授权改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