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傍晚,我正蹲在五指山脚的溪边洗袈裟,忽然听见二师兄扯着嗓子喊:"沙师弟!师父又被妖怪抓走啦!"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了,我甩了甩手上的水珠,心想这次非得找出治本的法子。
我掏出随身带的竹简本子,把最近遇到的妖怪袭击事件列出来:
日期 | 地点 | 妖怪类型 |
三月初五 | 黑风岭 | 黑熊精 |
三月十二 | 盘丝洞 | 蜘蛛精 |
三月二十 | 火焰山 | 牛魔王 |
大师兄蹲在石头上啃桃子:"要俺老孙说,见一个打一个就完事了!"我摇摇头,用树枝在地上画出妖怪分布图,发现他们都在西行必经之路上扎堆。
仔细观察发现:
二师兄凑过来看我的笔记:"沙师弟你这写得跟账本似的,能管用吗?"我掏出从观音菩萨那儿求来的危机应对手册,和他详细解释:
参考土地公的情报网,我们在每个山头:
上周在黄风岭,就是靠提前预警避开了三波妖怪,节省了两个时辰的赶路时间。
我把白龙马的鞍具改装成多功能法器箱:
位置 | 装备 | 作用 |
左侧袋 | 紫金钵改良版 | 自动防御结界 |
右侧袋 | 九环锡杖2.0 | 紧急传送装置 |
那天在流沙河畔,我们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鲶鱼精突袭。大师兄刚要抡棒子,我掏出新研发的五行乾坤袋:"让我试试这个!"
整个过程不到半柱香,师父的袈裟都没沾上半点水渍。大师兄挠挠头:"沙师弟你这法子,倒比俺老孙省力气。"
现在每天扎营后,我们师兄弟都会:
前天夜里,六耳猕猴想来搞偷袭,结果刚靠近营地三里地,所有预警铃铛就响成了交响乐。
最近经过女儿国时,当地百姓送了我们一筐特制抗妖干粮。我研究了下配方,发现:
原料 | 比例 | 功效 |
朱砂糯米 | 30% | 抵御瘴气 |
雷击枣木粉 | 15% | 增强体力 |
现在每到饭点,二师兄都主动申请去热干粮,说是闻着比斋饭香。师父捻着佛珠笑说:"悟净这后勤工作,做得越发精细了。"
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白龙马脖子上新挂的驱妖铃铛叮当作响。大师兄把金箍棒当扁担挑着行李,哼着小曲走在最前头。我知道前面还有八十一难等着,但摸着怀里升级到第三版的反妖怪指南,心里踏实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