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夏天在武夷山脚下避暑时,客栈老板老李头神秘兮兮地跟我说:"后生仔,见过九仙图没有?"他布满老茧的手指蘸着茶水,在木桌上画出九个相连的圆圈,水痕在阳光下闪着微光。
《南岭地方志》残卷记载,明朝万历年间有樵夫在山中迷路七日,归来时背篓里多出幅绢画。展开可见九座形态各异的山峰,云雾间隐约有亭台楼阁。这事被当地知县记入《异闻录》,可惜原画早已失传。
序号 | 古籍描述 | 民间传说 | 现代考证 |
第一境 | "赤霞染峰,有金石相击声" | 铁拐李炼药处 | 丹霞地貌区 |
第五境 | "白玉为阶,浮云作毯" | 何仙姑织云坊 | 高山石英岩带 |
第九境 | "九瀑归潭,昼夜交替仅三刻" | 众仙议事厅 | 喀斯特地下河系统 |
跟着省地质研究院的科考队进山那天,向导老周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头:"瞧见没?那叫九重帘,暴雨过后能看到九条瀑布,跟画里描述的一模一样。"他的解放鞋踩在青苔上稳稳当当,我们这些穿专业登山鞋的反倒滑了好几次。
在海拔1200米的观测点,张教授掏出泛黄的《闽中山川考》,指着某页插图比划:"这个鹰嘴岩的构造,和摹本左下角的笔触完全对应。古人用皴法表现沉积岩层理,简直比卫星图还精确。"
护林站老王给我续上野茶,忽然压低声音:"03年暴雨冲垮老鹰岩,你们猜露出什么?整面崖壁刻着星宿图,跟市博物馆展出的宋代星象图有七八分像。"他粗糙的手指在杯沿转圈,"后来省里专家来看过,说是明清时期刻的,可那会谁闲着在悬崖上刻这个?"
传说现象 | 科学解释 | 存疑点 |
子时琴声 | 峡谷风穿过石缝 | 多个目击者称听见《广陵散》旋律 |
会移动的树 | 滑坡造成的位移 | 二十年间移动轨迹呈北斗状 |
山里的夜来得特别早,帐篷外传来断断续续的鹧鸪声。老周把柴火拨得更旺些,火星子噼啪跳上深蓝的夜空,像极了摹本里洒金技法点出的繁星。
上一篇:武夷山九仙图之谜探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