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拉开帐篷拉链时,扑面而来的空气质感都不同——春天带着青草芽的湿润,夏天裹着热浪的蝉鸣,秋天混着干树叶的脆响,冬天卷着冰晶的凛冽。选对季节出门,就像给冒险故事选对了开场bgm。
三月的阳光刚能晒化最后一块冰凌,我的登山靴就迫不及待踩上湿润的泥土。这时候的森林像个刚睡醒的孩子,松针间挂着的水珠会突然"啪嗒"掉进你后颈,惊得人一激灵。
去年四月在武功山,我亲眼看见几个驴友的帐篷被凌晨的冰雹砸得东倒西歪。春季天气就像开盲盒,背包侧袋永远要备着:应急保温毯、高热量能量棒、备用袜子三双。
时段 | 3月下旬-5月中旬 |
日间温度 | 8℃-22℃ |
推荐活动 | 低海拔徒步/观鸟/野花摄影 |
蝉鸣最嚣张的七月正午,我在神农架河谷见过玩溪降的老外,他们像人形瀑布在花岗岩滑道上尖叫着俯冲。夏季户外有种独特的疯劲,但得记住:藿香正气水和盐丸比防晒霜更重要。
紫外线指数 | 8-11(极强) |
雷暴概率 | 午后骤升35% |
推荐活动 | 溯溪/溶洞探险/高山草甸露营 |
十月的长白山像打翻的调色盘,踩着满地榛子壳穿行时,会遇见囤粮过冬的花栗鼠。这个季节最适合带个铸铁锅,捡点牛肝菌煮汤,看着蒸汽和晨雾融成一片。
根据《中国山地物候观测报告》,红叶观赏期通常只有三周。去年我在小兴安岭守了七天,终于拍到白桦林从青黄到金红的渐变过程,记得要给相机电池贴暖宝宝。
零下十五度的太白山巅,呼吸会在睫毛上结出冰花。有次我的保温杯盖冻住了,只能像啃苹果似的咬着杯口喝热水。冬季户外是勇者的游戏,但雪原日出的壮丽值得所有艰难。
体感温度 | -5℃至-25℃ |
装备重量 | 比夏季增加40% |
推荐活动 | 雪地徒步/冰瀑攀岩/林海雪原穿越 |
晨雾在林间流转,篝火余烬在靴底发出轻微的噼啪声。无论选择哪个季节出发,重要的是推开门那一刻扑在脸上的风,带着属于那个季节独有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