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和朋友聊天时发现,很多人对西班牙的DNI总是一知半解。这个伴随当地人一生的证件,其实藏着不少有意思的冷知识。今天就带大家从头到尾扒一扒,保准你看完比西班牙本地人还懂行!
1944年佛朗哥执政时期,政府忽然发现街上的张三李四王五越来越难分清。于是DNI 1.0版本应运而生——深蓝色硬壳本子,贴张黑白照片,手写个人信息。当时的编号规律特别有意思:000001号发给佛朗哥本人,000002号给他夫人,大臣们接着往后排。
掏出你的银行卡想象下:正面印着国徽,左下角有金色芯片,背面带磁条。最有趣的是证件号码——由8位数字+1位校验码组成,这个校验码算法和图书ISBN码是亲戚呢。
| 版本 | 材质 | 防伪技术 | 特殊功能 |
| 初代(1944) | 硬纸板 | 水印 | 手写备注栏 |
| 电子版(2006) | 聚碳酸酯 | 激光雕刻 | 支持数字签名 |
我房东老太太有次神秘兮兮地说,她的DNI号码里有三个7,代表特别好运。虽然这纯属民间传说,但西班牙人确实对证件号有些有趣解读:
去年陪朋友去续居留才见识到,警察局系统里存着每个人从首次领证至今的所有照片。看着工作人员电脑上弹出朋友15岁时的杀马特造型,我俩差点没憋住笑。
刚到西班牙的留学生拿到的NIE证件,本质上和DNI是同父异母的兄弟。字母X/Y开头的是临时居留,M开头的是欧盟蓝卡。有个冷知识:NIE号码终身不变,就算换了国籍也保留原号。
| 证件类型 | 持有人 | 号码规则 | 办理周期 |
| DNI | 西班牙公民 | 8位数字+字母 | 当场可取 |
| NIE | 外国居民 | 字母+7位数字+字母 | 2-4周 |
去年在市政厅亲眼见到,工作人员用读卡器扫了下老太太的DNIe,三分钟就办完了养老金认证。现在的电子芯片不仅能用来:
更厉害的是,有些自助服务机已经支持刷脸+刷证双认证。不过要注意,芯片有效期和证件本身可能不同步,上次我邻居就因为没及时更新电子证书,网购时被银行系统拒了。
朋友玛尔塔在圣费尔明节弄丢DNI,第二天去警局发现队伍排到街角。工作人员说现在线上预约能省三小时,但必须用Cl@ve系统认证——这不还是需要证件吗?最后还是她妈妈带着户口本来当担保人。
西班牙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马德里省去年发放的DNI中,有超过2000人的生日是2月29日——这概率可比实际出生日期分布高多了。原来很多闰年出生的孩子,父母为了方便会故意登记成28号或1号。
有学者在《身份认证研究》期刊提到,DNI的校验码算法能过滤掉85%的输入错误。不过要是真遇到验证失败的情况,别急着怀疑人生,很可能是键盘上的咖啡渍导致输错数字了。
看着手里这张伴随自己多年的小卡片,忽然觉得它就像个沉默的见证者。从第一次开银行账户到签租房合同,从医院挂号到机场值机,这个小小的证件串起了在异国生活的点点滴滴。下次再掏出DNI的时候,或许会对这个陪伴左右的“老伙计”多一份特别的感触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