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晚上,我正窝在长沙老巷子里的茶馆看人打跑胡子,突然听见隔壁桌两个小伙子抓耳挠腮:"这红牌到底怎么算分?""碰了还能不能吃?"看着他们面前散乱的纸牌,我忍不住想起自己刚学牌那会儿——把"坎牌"当"对子"用,被叔伯们笑得恨不得钻桌子底。
跑胡子的牌面比麻将还讲究,我头回见着那些画着水浒人物的纸牌,还当是小孩的玩具卡。其实记住这三个要点就能入门:
牌型 | 示例 | 计分 |
普通坎牌 | 三个黑五条 | 1分 |
红牌坎 | 三个红七万 | 3分 |
天地碰 | 大字一筒+小字一筒 | 2分 |
庄家先摸21张这事大家都知道,但新手常犯的错是急着理牌。有次我看表弟把红喜儿牌拆开打,急得他爸直拍大腿:"崽啊,先看上下家缺什么门!"正确的做法应该是:
去年在株洲参加民间比赛时,有位老玩家教我:"跑胡子不是比谁牌好,是比谁少犯错。"这句话我记到现在。说几个容易栽跟头的地方:
上周五我碰了对家的红八筒,结果错失了自己摸到的绝张红九筒。这种情况要记住"三碰四吃"原则——手上有三张可碰牌时优先碰牌,四张以上优先做吃牌。
新手常把红牌当宝贝捂着,其实要看局势。比如你手头有两个红五条,但其他玩家都在打条子,这时候就该考虑拆开打掉一张,避免最后烂在手里。
有次在衡阳茶馆,见着个穿布鞋的老头,开局就连打三张黑二条。对面年轻人以为他不要条子,结果最后老头亮牌时,手里攥着四个红二条——原来是在钓鱼呢!
我刚开始学记牌,总盯着已经打出的牌。后来发现高段位玩家都在记"缺席牌"——比如条子出了三张红二条,那最后那张很可能在某家手里当坎牌。
去年在岳阳楼边的牌局,有个老板手握四个红喜儿牌,激动得手都在抖。结果下家突然碰走关键张,他攒了半天的牌成了死牌。这事教会我们:
现在每次摸到好牌,我都学着像隔壁王奶奶那样——淡定地端起茶杯抿一口,谁也看不出我手里捏着王炸。说到底,跑胡子玩到比的就是个心态。那些在茶馆泡了几十年的老玩家,哪个不是见惯了大起大落?
窗外的麻将声渐渐小了,跑胡子桌上的纸牌还在哗啦作响。要是哪天你在湖南的哪个小巷子里,看见有人把红喜儿牌打得行云流水,说不定那就是出师了的你。
上一篇:四川麻将战术与生存法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