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我握着方向盘在虚拟的东京涩谷街头慢行,车载电台里传来乘客要去成田机场的订单。雨刮器规律地摆动,后视镜里能看到霓虹灯在潮湿路面上的倒影——这大概就是我沉迷「出租车模拟2020」的第87个小时。
游戏里的城市比我预想的更鲜活。上周三凌晨,当我开着1983年的经典皇冠出租车经过新宿歌舞伎町时,有个醉汉突然从居酒屋门口踉跄着冲到马路上,吓得我猛踩刹车。这种突发事件完全参照现实中的交通事故数据设计,据说开发团队还专门请了20位东京出租车司机做顾问。
车辆类型 | 油耗指数 | 乘客舒适度 |
混动轿车 | ★★☆ | ★★★★ |
商务MPV | ★☆☆ | ★★★★★ |
三轮摩托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☆☆ |
记得某个台风天的订单,雨大到连导航线都模糊成光带。我不得不把脸贴到屏幕上,像现实中那样前倾身体观察路况。游戏里的降水物理引擎参考了《城市水文模拟》里的算法,不同车型的雨刮摆动频率都经过实际测量。
上周载了个穿校服的高中生,他上车就说「请用最快速度到东京塔」。结果在第三个路口闯红灯被交警拦下时,这孩子居然会摇下车窗对警察做鬼脸。后来在游戏论坛看到,原来每个乘客都有隐藏的「性格图谱」,这是根据早稻田大学的社会学研究模型设计的。
我最喜欢在游戏里测试不同刹车方式:轻点踏板时刹车灯会闪烁三次,重踩时尾灯会长亮并伴随轮胎摩擦音。有次为了还原真实的引擎声,开发者甚至把1998年皇冠出租车的发动机拆开录音——这事写在《模拟驾驶音效设计》第32页。
此刻游戏里的天色渐亮,我把车停在隅田川边的自动洗车房。水幕落下时,仪表盘上的里程数刚好跳到2020公里。车载收音机开始播放晨间新闻,说今晚会有百年一遇的流星雨——看来又是个适合熬夜跑单的夜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