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东京神保町某间二手书店的角落,我偶然翻到一本泛黄的昭和诗集。当看到目录中赫然印着「戦禍のアンセム」时,手指突然顿住——这不正是英国诗人威尔弗雷德·欧文那首著名的《Anthem for Doomed Youth》吗?
这部收录于1972年《戦後詩選集》的日译本,由诗人三木卓与翻译家小田実联手完成。原诗中对一战战壕的尖锐控诉,在日式美学过滤下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质感。小田実曾在日记里写道:「欧文的愤怒像刺刀,我们要把它磨成能切开和纸的怀剑」。
原诗中「stuttering rifles' rapid rattle」被译作「機関銃の吃り」,巧妙利用了日语中「吃り(口吃)」的双关意象。这种将机械声拟人化的处理,让日本读者联想到广岛原爆证言中「金属熔化时的呜咽」。
原版 | 日译本 | |
核心意象 | 教堂钟声 | 佛寺梵钟 |
死亡隐喻 | 凋谢玫瑰 | 散落樱花 |
韵律结构 | 十四行诗体 | 五七调变奏 |
真正让这首诗在日本焕发新生的,是1993年蜷川幸雄的先锋戏剧《青い兵隊》。导演将诗句拆解成能剧唱腔,让戴着能面的演员在3D投影的战壕布景中吟诵。京都公演时,有位老兵观众说:「那些破碎的假名像弹片一样嵌进座椅」。
新生代诗人最果タヒ在2016年发起的「推特连诗」活动中,年轻网民们用emoji符号重新拼贴诗句。💀×📿=🎐」的现代版解读(骷髅念珠等于风铃),在社交网络获得超过10万次转发。
如今在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的常设展区,那本初版诗集静静躺在防弹玻璃柜中。每当傍晚的阳光斜射在泛黄纸页上,玻璃表面就会浮现参观者们叠加的倒影,仿佛无数时空中的读者正在共同完成这首未竟的安魂曲。
上一篇:红木:游戏中的黄金资源攻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