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我第27次被游戏里的自製火箭炮炸飞——碎片像烟花般散落在像素风格的天空,角色躺在地上抽搐着比出国际友好手势。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沙盒世界,正是最近在Steam悄悄爬上热门榜的GoreBox。
当朋友第一次向我推荐GoreBox时,我以为是《人渣SCUM》和《盖瑞模组》的私生子。真正上手后才明白,开发者把整个物理定律都塞进搅拌机,倒出来的是一锅带着黑色幽默的疯狂浓汤。
游戏里的每个物件都像被赋予了生命:
传统沙盒游戏 | GoreBox |
预设建造模块 | 任意组合原子级部件 |
固定物理参数 | 实时演算的混沌系统 |
上周在Reddit看到个神评论:"GoreBox是给成年人的数字沙坑。"深以为然,这个沙坑里埋着无数惊喜。
我永远记得第一次遭遇"智能天气系统"的震撼——本想安静地搭个树屋,结果被突然生成的龙卷风连人带屋卷上平流层。游戏里的生存挑战包括但不限于:
官方论坛有个持续三个月的热帖:玩家用游戏内的物理引擎还原了《星际穿越》的虫洞场景。要进入这个模式,你需要:
游戏主播Markiplier最近在直播时无意触发了一个隐藏机制——当他连续向天空发射300发信号弹后,整个游戏世界开始像素化重组,最终变成了8-bit画风的平行宇宙。
根据我在游戏文件中挖到的线索,每个玩家都会生成独特的世界DNA:
行为模式 | 世界演变方向 |
暴力倾向>70% | 触发末日审判事件 |
建造时间>战斗时间 | 解锁远古文明遗迹 |
游戏内的材质破坏效果堪称艺术品级别。有次我无聊到用慢镜头观察混凝土墙的坍塌过程,发现每个碎片的运动轨迹都符合真实世界的胡克定律,这细节控程度简直令人发指。
记得新手期有次被困在自建的地下迷宫三天三夜(游戏内时间),最后是靠引爆身上的燃烧瓶才找到出口。这里给新手的建议是:
窗外的天光渐亮,我又在GoreBox的世界度过了一个不眠夜。这次打算挑战用磁悬浮原理造个会走路的房子——谁知道呢,说不定下次龙卷风来的时候,我的新家能跟着风暴跳支探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