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收拾房间时翻出旧iPod,插上耳机随机播放,突然蹦出来的《七里香》让我愣在原地。这种「开盲盒」式的听歌体验虽有趣,但真要系统管理上千首歌曲,还得找个靠谱工具。最近总听人说「用爱思助手做歌单很方便」,作为十年iTunes用户,我决定认真研究下。
把爱思助手连上手机那刻,熟悉的绿面让我想起早年越狱的日子。在「我的设备-音乐」界面,能看到按艺人、专辑、风格的常规分类。批量勾选歌曲创建列表的功能确实比iTunes直观,手动拖拽20首周杰伦早期作品组成怀旧歌单,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。
爱思助手 | Spotify | 网易云音乐 | |
智能推荐 | 无 | 每日推荐+个性雷达 | 私人FM+场景歌单 |
播放列表创建 | 手动组合+规则筛选 | 算法生成+用户协作 | 热歌榜+用户UGC |
在贴吧看到个神奇教程:用「智能筛选」功能里的BPM(每分钟节拍数)参数做跑步歌单。把收藏的300首电子乐按120-140BPM过滤,搭配心率带实测发现,配速真的比随机播放稳定不少。
资深用户老张分享了他的懒人秘籍:
深夜捣鼓时发现,长按歌曲弹出的二级菜单里藏着「相似歌曲」选项。虽然推荐精度不如专业平台,但靠着本地文件标签匹配,竟挖出好几首同唱片公司冷门作品。在「文件统计」面板还能看到,我收藏的80年代歌曲占比高达37%,这数据倒是给整理复古歌单指了条明路。
地铁上用爱思助手导出的健身歌单时,邻座小哥突然探头问:「你这播放器皮肤挺特别啊」。相视一笑后发现,原来我们都经历过凌晨三点给歌单调序的较真时刻。工具终究是工具,真正让音乐鲜活的,还是按下播放键时的那份期待。
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,手机里正好放到《晴天》。把咖啡杯往右手挪了挪,继续给周末露营歌单添上陈绮贞的《旅行的意义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