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整理书桌时,我翻到两年前写的游记。同样的九寨沟行程,去年重写的版本在社交平台获得了3倍点赞——秘密就藏在段落间隙的斜体字、恰到好处的加粗词,还有那张对比景点开放时间的表格里。
上周帮邻居修改简历时发现,他用了5个h1标签分隔内容。这就像在十字路口同时亮起四个红灯,不仅让阅读节奏错乱,搜索引擎也容易迷路。
场景 | 正确用法 | 错误示范 |
产品说明书 | h2「安全须知」→h3「充电注意事项」 | 用h4直接作为章节标题 |
美食博客 | h2「必备食材」→ul罗列清单 | 用加粗文字替代标题标签 |
记得第一次写项目方案,领导说我的文字像压缩饼干。直到看见同事的文档:每段控制在3-4行,关键数据单独成段,就像给文字开了天窗。
去年帮母亲整理养生食谱时,把二十个步骤改成带编号的列表。她说现在照着做,再也不会漏掉「加盐前关火」的关键步骤。
场景 | 适用形式 | 案例 |
操作流程 | ol有序列表 | 烘焙教程中的发酵步骤 |
功能特点 | ul无序列表 | 手机参数中的摄像头配置 |
朋友开的书店最近更新了菜单,在「本日特供」后面用手冲咖啡买一赠一的斜体标注,销量直接翻倍。
给侄女辅导作文时,她用表格对比《西游记》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。那些原本散落的观察点,突然有了清晰的坐标。
内容类型 | 适用表格 | 替代方案 |
产品参数 | 三列对比表 | 长段落描述 |
时间线 | 带时间戳的两列表格 | 纯文字叙述 |
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,键盘敲击声渐渐有了韵律。或许下次写年度总结时,可以试着用h3标签划分工作模块,在重点项目旁加上醒目的粗体标记,最后用一张对比表展示成果数据。就像给文字穿上合身的衣裳,既保留原本的样貌,又显出精心打理过的体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