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第一次打开《孤岛先锋》那天,我抱着平板蜷在沙发里,手指刚触到加载完成的登陆界面,窗外突然炸响的春雷吓得我差点把柠檬茶泼在睡衣上。现在想来,那个潮湿的周末下午,倒像极了我后来在游戏里经历的无数个暴风雨夜——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。
当我控制的角色第3次因为饥饿值归零瘫倒在沙滩上时,终于明白这游戏不是观光模拟器。新手最容易犯的错,就是看见远处冒着炊烟的小木屋就撒腿狂奔,结果半路就被毒蛇咬得血条见底。
工具名称 | 基础材料 | 隐藏配方 |
简易鱼叉 | 长树枝×2 | +燧石=带倒刺鱼叉 |
树皮绳 | 桦树皮×3 | +松脂=防水绳索 |
那个建在河边的三角帐篷,在第三天夜里被涨潮的河水冲垮时,我才注意到沙滩上隐约的贝壳线——那是涨潮最高位的天然标记。现在我的建造手册里永远写着:选址要比涨潮线高2米,背风坡,附近有3种以上可食用植物。
永远记得那个叫"老船长"的玩家。我在沼泽区被鳄鱼围攻时,他划着自制的木筏出现,船头绑着的火把惊退了鳄鱼。我们后来发明了火把摩斯密码:晃三下代表"有危险",画圆圈是"安全汇合"。
游戏里不会告诉你,暴雨天拿着铜锅去闪电频发的山顶,有概率获得磁化金属(制作指南针的稀有材料)。也不会提示你,给受伤的野狼喂食生肉,它会跟着你走半小时当临时保镖。
现在常驻我们队伍的5个人,是在火山喷发时认识的。当时大家挤在同一个岩洞里,医学生出身的"草药姐"正在教"电工大叔"怎么用蕨类植物过滤饮用水,而我负责把采集的硫磺抹在箭头上——后来我们管这叫产学研一体化生存模式。
远处传来渡轮的汽笛声,新一批玩家正在登岛。我紧了紧自制的狼皮背包,把燧石刀别在腰后。潮湿的沙滩上,又多了几串凌乱的脚印,向着雾气弥漫的丛林深处延伸而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