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蜷缩在登月舱的折叠椅上,盯着头盔面罩倒映的蓝色地球。左手边的应急氧气阀硌着肋骨,右腿绑着三块月岩样本——这姿势绝对能入选《宇航员尴尬姿势大全》。但谁在乎呢?再过20分钟,我就要用这具在地球健身房练了238天的身体,去踩碎人类从未踏足过的月壤。
记得第一次穿上模拟宇航服那天,我在密闭舱里被自己的呼吸声吓到。训练主管老张说这和"半夜听见冰箱启动差不多",但我分明听到面罩里回荡着三次心跳声:自己的、备用氧气瓶的,还有不知道哪来的神秘第三声。
| 训练项目 | 时长 | 崩溃次数 |
| 失重水槽 | 87小时 | 3次(都是因为飘走的笔) |
| 月面行走模拟 | 120小时 | 1次(被自己影子吓到) |
| 应急维修考试 | 连续36小时 | 0次(但啃坏了三支铅笔) |
发射前72小时,我们在隔离舱玩真心话大冒险。导航员小林突然说:"你们知道推进剂阀门有个死亡角度吗?"整屋人瞬间安静——这就像露营时说帐篷拉链会招熊似的。
结果发射当天,那个该死的阀门真的卡在45度角。当时倒计时停在T-03:17,我握着扳手的手套被汗浸透。后来维修记录写着:"用地质锤侧面轻击三下解决"——千万别让设计院看到这段。
| T-06:00 | 开始穿戴装备 | 发现左靴的磁扣失灵 |
| T-02:30 | 燃料加注完成 | 液氧罐压力异常波动 |
| T+00:02:14 | 二级火箭分离 | 舱内飘起三颗螺丝钉 |
当我的靴子真正陷入月壤时,那些训练视频全是骗人的。尘埃不像面粉,更像被静电黏住的玻璃粉,粘在护膝上甩都甩不掉。采集第5号样本时,我突然发现面罩反光里有个移动的阴影——结果是自己飘起来的头发。
按《月球地质采样手册》要求,我们该用标准螺旋钻取样。但实际操作中,我发明了"甩锤敲击法":用地质锤侧面猛击岩层,利用低重力让碎片弹入样品袋。后来实验室报告显示,这样采集的矿物结构保存更完整。
离开月轨那刻,我看着逐渐缩小的灰色星球,突然想起训练时老张的话:"回程飞船是最安静的图书馆"。确实,没人说话,只有仪器提示音在响。小林在检查导航数据时,我偷偷把最后一块辣椒能量胶挤进嘴里——辣味在失重环境下会从鼻腔窜出来,这绝对该写进《太空生存指南》。
当重力重新把我按在返回舱座椅上时,那些装在铅罐里的月岩样本正在脚边发出轻微响动。透过舷窗,太平洋的蓝色越来越清晰,我突然很想念地球上的两样东西:淋浴时垂直下落的水流,还有能随便走动的厕所。
着陆舱坠入海面那瞬间,咸涩的海水从缝隙渗进来。我握紧样品箱的把手,突然笑出声——装在侧袋里的辐射监测贴片显示数值是0.78μSv,正好是吃二十根香蕉的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