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晚上11点,我第37次看着屏幕里的运动员像喝醉的袋鼠般栽进沙坑时,厨房传来室友的爆笑:"你这人菜瘾大的,玩个走路模拟器都能摔出花样体操的架势!"这话刺激得我当场打开直播,结果第二天收到23条"残疾人复健实录"的弹幕——这就是我和QWOP的孽缘开端。
第一次启动游戏时,我盯着那个穿着红色运动服的像素小人,根本想不到接下来的两小时会经历怎样的人格重塑。这里没有酷炫技能,没有属性加点,只有四个字母键:
Q | 左大腿前抬 |
W | 右大腿前抬 |
O | 左小腿后蹬 |
P | 右小腿后蹬 |
是的,这游戏要你像操纵提线木偶般控制每块肌肉。我在新手村(起跑线前5米)卡了整整三天,最远纪录是用脸滑行到18米处的矿泉水瓶堆。
别急着冲,前20次就当交学费。重点观察运动员倒地时的关节角度,记住这些死亡姿势对应的按键组合:
有天下雨天,我跟着房东老太太的收音机跳广场舞,突然悟了!这游戏要像踩鼓点:
当我终于能踉跄着跑完50米时,在游戏论坛遇到个ID叫"铁拐李"的大神。他分享的三段式蹬地法让我少走了半个月弯路:
当感觉要摔倒时:
现在我的Twitch直播间常驻着30多个"病友",大家发明了超多奇葩玩法:
上周我们还组织了线上残奥会,冠军是个用23种姿势摔过终点线的日本妹子。她说这游戏治好了她的社恐,因为"当众出糗到极致反而放松了"。
坚持三个月后,我发现书架上多了些奇怪成就:
青铜膝盖 | 连续10次起跑不摔 |
白银舞者 | 完成100米波浪形跑法 |
黄金劈叉 | 用最大劈叉幅度过线 |
现在每次听到"Game Over"的提示音,我都会条件反射地笑出声。昨天在超市看到个跌跌撞撞学走路的小孩,差点想冲上去教他按QWP——这大概就是走火入魔的终极形态吧。
窗外的晚霞把键盘染成橘红色,屏幕里的运动员终于以标准跨栏姿势飞过终点线。我抓起手机准备点外卖庆祝,发现直播弹幕正在刷:"主播快看!你左腿还挂在栏杆上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