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我第一次玩的时候,上来就盖了五间客栈,结果第三天全村闹饥荒。后来才发现,这游戏开局比现实创业还现实。
| 资源类型 | 优先级别 | 配套建筑 |
| 粮食 | ★★★★★ | 磨坊+谷仓 |
| 木材 | ★★★★☆ | 锯木厂+瞭望塔 |
| 铁矿 | ★★★☆☆ | 冶炼炉+兵器铺 |
上次把会医术的NPC派去挖矿,结果全村瘟疫差点GG。现在学乖了,看人下菜碟才是王道。
重点培养3个核心幕僚就行,别像我广撒网养了12个门客,结果月俸都发不出。
血的教训:先升级了华丽宫殿,结果基础生产跟不上,看着空荡荡的国库干瞪眼。
有次看隔壁领地防守薄弱,连夜派兵去打,结果老家被第三方偷袭。现在学精了,扩张要看三个指标:
记得留两队轻骑兵守老家,别像我顾头不顾腚。
参考《筑城实录》里的分阶段发展法,我总结了个人的升级节奏:
| 阶段 | 核心建筑 | 必备设施 |
| 村落期 | 议事堂 | 水井×3、磨坊×2 |
| 镇级 | 县衙 | 学堂、医馆、镖局 |
| 城市级 | 刺史府 | 商业街、护城河、驿站 |
城墙千万别急着升级石砌的,木头城墙够用到3万人口。
上次遇到流民潮,手忙脚乱点了全部接收,结果引发暴动。现在遇到这些情况知道怎么选了:
记住江湖不是打打杀杀,是人情世故。
玩到后期才发现,每月初五派工匠维修建筑,能避免80%的意外坍塌事件。定期让幕僚去其他势力交流,时不时能挖到隐藏人才。
现在我的主城已经有九重飞檐的钟鼓楼,每天看着商队络绎不绝进城,那种亲手缔造繁华的感觉,确实对得起熬夜肝的那些晚上。